2017.6.29—7.10
车子在荒漠中行驰,窗外常会出现骆驼。

小苏在荒漠中停了车,说:下去看看吧,这里被称为“美国加州1号公路”。还真的有点像,公路旁有较大的停车场,是方便游客下车拍照游玩的。美国加州1号公路,也是这样方便游客的。

下车的游客还真不少!

风车雪山,相映成趣。

荒漠美女

儿子,干嘛?

下午,参观了电影<九层妖塔>拍摄基地。

这里的房子好像被炸弹轰炸过,

门窗的玻璃都碎了,千疮百孔。

简直是大战后,一片废墟。

这里还立牌说是“人民政府旧址”

走进去一看,吓死人了,走道里竟然有白骨精。

有血淋淋的魔鬼。

到处残垣断壁。

一个游客在爬树,好像在模仿什么,另一个游客赶紧把他拍下来。

绮绮模仿把公交车推倒。

小溪模仿警察指挥交通。

只有这几棵大树特别高大端庄漂亮。
但好多游客在这个废弃的摄影基地,扮演剧中的各种角色,自导自演自拍自乐,开心极了,是啊!废墟有时真的也可以变成乐园!

下午4点,我们来到了阳关景区。

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石像,旁边小石上刻着他的“渭城曲”,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这首千古绝唱,让敦煌阳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。人们常说:“走阳关大道”,大概是出自这个典古吧。

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区西南70公里处,始建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武帝时期。

是中国最早的海关,絲绸之路的咽喉,中西文化交流的孔道。

在中国人的心里“阳关大道”便是光明、希望、和美好前景的代名词。

在这荒漠中立此碑,说明昔日的阳关已荡然无存,但我还是想像2000多年前这里繁华的情景:雄关巍峨,马队络绎,使者相望于道;绿树成荫,街道纵横,天马驰骋于野。

这里仅存一座汉代的“阳关烽燧”。

“烽燧”即烽火,这2000多年前用来报警战事的烽火台,如今还屹立在这荒漠中,远远望去显得那么古老而神秘。

西汉张骞出使西域,加强了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,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,我想他应该是开发絲绸之路最早的大功臣吧!

站在游客休息长廊外面向远处眺望,在这茫茫的沙漠中,竟然有一片绿洲,我问工作人员,说那里有两个村庄,有水有河,盛产葡萄,畅销全国,是一个很美的自然景区,要不过去看看。因为太远,来不及,没去,甚感遗憾。

这里盛产葡萄,这一带地区古时大约叫凉州,这里刻着唐朝王翰写的一首“凉州词”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”。这使我想起了另一首“凉州词”,是唐朝王之涣写的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遗憾的是我们来不及去玉门关。

古人云: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到这些古迹遗址的地方来游玩,也许能使乐乐对中国历史加深理解。

由于今晚要赶往敦煌市区,所以新建的阳关博物馆没来及参观。

到了敦煌,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,先解决肚子问题,小苏带我们去了“敦煌夜市”。这是一条饮食街,整条街灯火辉煌,人声鼎沸。

街口还有美女,大概为这条街做广告吧!

街中坐满人,水泄不通,有大声歌唱叫喊的,有大声吆喝买卖的,什么牛肉面,羊肉面,肉夹馍,烤羊肉,甚至烤驴肉,而且而且都是辣的,我想起了上海白粥的醇香,然而这里没有卖。

晚餐后,我们欣赏敦煌夜景,看,美丽的石雕。

古色古香的建筑。

清晰的倒影。不知这条叫什么的河,竟然这么美!

7月4日上午九点多,我们先到了莫高窟敦煌数字展示中心。

观赏数字电影<千年莫高>和球幕电影<梦幻佛宫>,这两部电影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千年历史,让观众如临窟内。

然后去参观莫高窟的实体洞窟。

有着“东方卢浮宫”之称的莫高窟是世界现有规模最大,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圣地。

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,历经十六国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两夏、元等历代的兴建,形成巨大的规模。

现有洞窟735个,壁画4.5万平方米,泥质彩塑2415尊。

每个游客只能参观8个洞窟,而且进窟内不能拍照,不能大声说话。每个窟的门是紧锁着,导游开门才能进,参观完随即把门锁上。

这洞窟高九层,内有一大佛高35.5米,是目前莫高窟的第一大佛,世界第三。

这尊佛像照片来自网络。

这是148洞窟(涅槃窟)内有一尊中唐时期释迦牟尼佛卧佛,此照片也来自网络。1973年夏天,我在普陀山曾看到一尊很大的卧佛,当时很震撼。2015年12月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展出<敦煌生灵的歌>,曾展一大卧佛,其实就是148洞窟卧佛的复制品,当时参观者甚多。

近代又发现藏经洞,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,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——敦煌学。

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盗窃,文物大量流失,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,这馆是介绍怎么被盗的。1961年,莫高窟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,1987年,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。

下午去了鸣沙山,这是鸣沙山骑骆驼的出发点,众多骆驼正在待命出发。

我很想骑,却又很害怕,当我看到牵骆驼的人让骆驼蹲坐下来,骆驼是那样温和的样子时,紧绷的弦稍稍放松了一点。

而乐乐竟然要求自己一个人骑,为了安全,还是两个人吧!

绮绮一边骑,一边拍照。

我却两手紧紧抓住扶手,阳光直射在沙漠里,很热,不得不用紗巾遮着手臂。

骆驼排着长长的队伍缓缓地向前走,我的心也渐渐地放松。

牵骆驼的人还跑前跑后地给我们拍照。

鸣沙山离敦煌市6公里,因沙动有声而得名。山由流沙积聚而成,东西绵延40公里,南北宽约20公里,最高海拔1715米。

长长的长长的驼队,缓缓地缓缓地向前。

渐渐地渐渐地走向天涯,人的心胸也渐渐地渐渐地融入这无边无际的天地中。

夕阳照在沙山上,热得人汗流浃背。但有的人骑完骆驼余兴未尽,就在草棚内换上塑料高筒防沙鞋,又沿着这条大概是用绳子做的梯子,一步一步往上爬。

到了山顶,然后一下子滑下来。有的爬到半山滑下来。

因为沙子细小圆滑,踏上去马上又滑下来,或陷进去,向上爬很难,真的,有点寸步难行。我已70,自知之明,不敢爬,却非常欣赏别人爬山的那种精神,人生也许就是这样。

离骑骆驼不到一公里处是月牙泉景点,自古水火不相容,沙漠清泉难共存。但在鸣沙山,我却看到沙漠和清泉相伴为邻的奇景。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,长约150m ,宽约50m ,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。 ( 这张照片来自网络)

我站在这栋楼欣赏月牙泉,

泉水清澈透明,宛如大漠羌笛声中的一段江南牧笛声,婉转清扬,欢快灵动。

我赤着脚,在泉边湿湿的沙滩上漫步。

欣赏泉水中的倒影,一直在想,四周都是沙漠,这水从哪儿来呢?为什么一直不会枯竭?

我突然看到一块刻字的石碑,原来这里有个地下泉水。

在这美丽的月牙泉边,亲家显得格外年轻漂亮,我很自豪,觉得自己用手机拍照的水平有所提高。

夜幕渐渐地降临在鸣沙山 的山顶……

下班的骆驼排着长队迈着疲惫的脚步回家。

可是骑好骆驼去爬山的游客啊,却越来越多。鸣沙山,你到底有什么魔力,竟然让游客如此流连忘返?

再见,鸣沙山!再见,月牙泉!我会永远记得你的美。

7月5日下午我们到达嘉峪关景区。

明朝征西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,在此选址建关,经历了168年的时间,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城,矗立在絲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。

远望嘉峪关,是如此壮丽。

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。

这里有文昌阁,还有关帝庙。

城墙下站着手拿大刀,身着古装的士兵。

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向四处眺望,

关城有三重城廓,多道防线,城内有城,城外有壕,固若金汤,牢不可破。

突然内城出现一支古代的军队。

又很快地走进这军营中,我觉得很神秘,好像要发生什么战事。

而后在这里真的发生交战表演,因为人实在太多,里三层外三层的,天又很热,我没挤进去看。

远处是祁连山

在关口最外面的一道城墙上,竟然还有大炮。

我现在是站在嘉峪关外。

关内是高楼林立的嘉峪关市。

关外是一片苍凉。

城墙下一石碑,刻着毛泽东字迹:“不到长城非好汉”,乐乐摸着石碑说:“我到了长城,我是好汉!!!”

好汉乐乐漫步嘉峪关。

我 从城墙大门进来,看到了设有汉武帝时“关照现场办理”处,

通关金牌,这大是个2000多年前,古人进出关口的证件,相当于今天的“护照”吧,真的有趣!

我们住宿嘉峪关市。

7月6日,我们前往张掖丹霞。途中景色不断变化,这里是荒漠雪山。

渐渐地出现绿地。

渐渐地变成:草原、雪山、蓝天。

我们首先参观了丹霞地质博物馆。

恐龙厅。

丹霞迷宫:由34面平面镜组成,参照诸葛亮的八卦阵进行布局,产生视错觉的迷宫,乐乐和绮绮玩得很开心。

更新于 2018-11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