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霞

栖居上海,云游四方

欧洲游(三)马赛

作者:草根

5月19日早上,邮轮抵达马赛。

马赛是法国第二大城市,她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——普罗旺斯。

如果说,在中国旅游,寺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;那么,在欧洲旅游,教堂的分量远比寺庙在中国的分量要大。这是我个人的 感受。

下船后,我们就来到了海边的圣母守护教堂。教堂建在海岸边的高地上。

教堂前的广场

侧面看,给我的感觉是,教堂的规模真大。不过,后来教堂看多了,才知道,这样规模的教堂,欧洲有很多很多。

教堂建在海边的山坡上,从广场凭栏远眺,是辽阔的地中海。远处的小岛,就是《基督山伯爵》里描写的伊夫岛。

离开圣母守护教堂,旅游车带我们来到了马赛旧港。

马赛港的海边

郭老师吹着海风,有点爽歪歪了。

巴黎有凯旋门,马赛也有。

从海上凯旋归来,这仪式,同样马虎不得。

马赛旧港,相当于上海的外滩。

离开马赛旧港,穿过宁静的小马路,别有一番意味。

这是圣母加德大教堂,是马赛最著名的教堂。教堂建在150米的山上,顶部这座圣母怀抱耶稣像,高近十米,全身镀金。据介绍,马赛全城都能看见这座圣母雕像。

150米的高度,相当于两座上海的佘山,得拾级而上。

娜在20年前曾来此旅游,今天故地重游,特别开心。在当年的老地方,用当年的老pose,克隆一张——是不是有点物是人非?

今天心情好,咱不感慨!

郭老师从礼拜堂出来,心灵受到了洗礼,形象也焕然一新。

教堂前面是登山的石阶,空间似乎不宽裕。教堂侧面看去,地方还是很大的。

从教堂俯瞰大海,近处的马赛城,红瓦绿树,历历在目。

这么好的景色,必须来一张 —— 人在画中。

这是在马赛市区远眺圣母加德大教堂

迈步马赛街头。

欧洲的许多城市,都保留着有轨电车和一些拼石路面。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上海的四川北路,当时,叮叮当当的1路和3路有轨电车,很让人着迷,主要是价格便宜,3分钱就能上;还有海伦路的拼石路,上海人称之为“探戈路”——打错了,是“弹硌路”,踩在上面的感觉,相当于现在的鹅卵石健身步道。中国的建设力度大,现在这些都没了。不过,回归祖国的香港还保留着有轨电车,澳门的旧城区也有大量的“探戈路”。

有轨电车从马赛街头开过

马赛也有一座和巴黎凯旋门样貌相似的凯旋门,称为蒙马特尔凯旋门。年代和巴黎凯旋门相近,也是建于拿破仑时期,纪念法国大革命的。

凯旋门上的浮雕

这不是一般的剪刀手,她象征着法国大革命的胜利。

马赛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重要策源地之一。马赛人高唱着《马赛曲》,前往巴黎保卫革命成果,后来《马赛曲》成为了法国国歌。

马赛街头的时装店,感觉有点伊斯兰风格

走过逼仄的小巷

豁然开朗,这里是马赛的隆尚宫。隆尚宫名气似乎不大,以前我没听说过。但亲临现场,还真气势不凡。

据介绍,隆尚宫的修建于1862年,缘起于马赛的水利工程。马赛虽在海边,但缺少淡水,于是人们从附近的河流引入淡水,并在此修建了水库。这对马赛来说,是件大事,故建隆尚宫,以资纪念。

“隆尚”在法语中的意思是田野,看来水库不但提供城市用水,还可以用于农业灌溉。

拉近一点,看看,这么漂亮的园子,会不会被领导看中呢?

猜对了,后来,这里成了拿破仑三世(我们熟知的拿破仑的侄子)的行宫。

登上石阶,可以近距离欣赏中央的雕塑。

女神手持麦穗,这和中国农民的祈福愿望是一样的,祈求五谷丰登。

宫殿的顶部,有像水晶宫一样的水景。这清晰的诠释了水对城市和农业的重要性。

宫殿真是漂亮

怪不得被拿破仑三世盯上。

不过,现在隆尚宫已经成为两个博物馆的馆址。

隆尚宫,喷水池,拿破仑三世,行宫。四个要素。

这些要素似乎和我们熟知的一个地方有点像。

圆明园,喷水池,清皇帝,行宫。也是四个要素。

像吧?

这是网上下载的圆明园大水法的复原图。感觉风格和隆尚宫也有点相近。建议有关专家考证一下这两个工程之间是否有传承关系。

管他拿破仑三世乾隆啥的,现在这里,俺们做主。

今天的游程很丰富,下午,我们将去普罗旺斯的艾克斯镇。

(未完待续)

草根 2024 欧洲游(三)马赛已关闭评论 638 2024年6月1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