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霞

栖居上海,云游四方

欧洲游(16)卢布尔雅那(斯洛文尼亚首都)

作者:草根

5月27日清晨,游轮停靠迪利亚斯特邮轮码头。迪利亚斯特是亚得里亚海最北面的港口,也是意大利最北面的港口城市,在斯洛文尼亚边境附近。

这里是本次邮轮的终点,钦、苏他们下船和将转飞机回美国。我们在本次邮轮上最后一次共享早餐。

两位餐厅服务员也很开心地欢送我们。

拖着行李,登上了大巴。从迪利亚斯特到卢布尔雅那,大约一个半小时车程。

从地图上看,从迪利亚斯特开出不久,就应该抵达边境了。但是,汽车一路开过,没有任何障碍,就进入了斯洛文尼亚。欧盟一体化,确实给人员往来提供了方便。显然,物流和人流的畅通,给经济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。

来到了斯洛文尼亚,照片是首都卢布尔雅那的街头。

欧洲一些老城的色彩,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。卢布尔雅那也一样。

往前走几步,这里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的钟楼。

斯洛文尼亚的国旗和欧盟的旗帜。

欧盟国家都有这种惯例,把国旗和欧盟旗帜并列悬挂。

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是前南国家最先宣布独立的两个国家,也是最靠近西方的两个国家。和克罗地亚打了四年的独立战争不同,斯洛文尼亚的独立相对顺利,打了十天就结束了,毕竟,在前南国家中,她离塞尔维亚最远。

图片左边,就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和钟楼。

走到路口,豁然开朗。这里是普列舍伦广场,背景就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。

普列舍伦是斯洛文尼亚的诗人,相当于俄罗斯的普希金。

圣方济会报喜教堂的近景。教堂建于17世纪,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。

在基督教中,报喜一般指的是天使向玛利亚报喜:她将怀上圣子耶稣。

广场中心靠近教堂一侧,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圆。

这是普列舍伦广场边上的著名的三桥,建在卢布尔雅那尼察河上。

照片中可以看出,三桥其实就是三座桥。中间一座比较大,是最早建造的,初建于13世纪。后来交通繁忙了,在两边又各造一座较窄的桥,用于行人。三桥至今仍是城市的交通要道。

从普列舍伦广场,看三桥的对岸。

这是广场上的普列舍伦青铜雕像。诗人在沉思,他的上面是手持月桂枝的女神。

斯洛文尼亚国歌的歌词选自普列舍伦的诗作:“没有战争,只有自由;没有仇敌,只有好邻国。”

中午,在普列舍伦广场附近的一家中国餐馆用餐。老板很文艺,用一幅《韩熙载夜宴图》装饰店堂。顺便科普一下。放大看中间,韩熙载盘腿坐在椅子上。一般认为当时椅子刚进入中国社会,连上层人士都还没有熟练使用,仍习惯垫子上的盘腿坐姿。

必须提一下当时的年代:韩熙载是唐宋之间五代时期南唐的大臣。

中餐厅老板很会做生意,竖个标牌,拉近了和顾客的距离。

顺便再聊一下《韩熙载夜宴图》的一段不堪的命运。

当年,紫禁城里面的文物古玩不计其数。根据民国政府和清廷签订的《清室优待条件》,清朝皇室依然可以在紫禁城内维持小朝廷,并得到民国政府的拨款。但冯玉祥在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,动用武力撕毁了协议,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,之后,溥仪投靠了日本人。从此,大量的文物,包括《韩熙载夜宴图》、《清明上河图》等,走饱受了颠沛流离的磨难,许多国宝就此失散。

还好,《韩熙载夜宴图》后来被张大千重金买下,后又辗转回到祖国大陆。

我们午餐的包房,仿汉白玉的围栏,看看,是否有皇家气派。

看看,这不是皇太后吗?

午餐后,在市区自由活动。

卢布尔雅那市区的山上,有一座中世纪的城堡,有缆车可以登顶。

这组斯洛文尼亚人的群像,描写的是哪一段历史?待考。

卢布尔雅尼察河上的景致。稍远是圣方济会报喜教堂和广场边上的三桥。

河边小景

河边看山上的古堡

这尖顶,和上海的和平饭店很像。

钦的这张照片,拍出了建筑的全貌。

这是卢布尔雅那的标志性景点之一,龙桥。

这是桥头的龙的青铜雕塑,当然,这龙,是西方世界的龙。

古老的青铜雕塑和时尚的小姐姐

这是卢布尔雅那又一座著名的教堂 —— 圣尼古拉斯大教堂,初建于13世纪,后曾被焚毁。现在的教堂建于18世纪初。教堂绿色的穹顶和高耸的钟楼很远就能看见。

这是教堂外墙神龛上的圣母怜子雕塑

教堂的门,就是一尊浮雕。

教堂后面的建筑

这里是市政厅广场

作为纪念性建筑,上面是方尖碑,下面是喷泉。

钦在卢布尔雅那转机,在城里逛了一天,请欣赏他的摄影作品。

这是萨瓦河风光。

山上城堡

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城堡。

三桥附近的精华尽收眼底

中斯建交30周年之际,中国赠送给斯洛文尼亚的礼物,一座浑天仪复制品。

傍晚,回到意大利,入住威尼斯附近的一家宾馆。

这家名为“Xiao”的餐馆,提供东亚特色的餐食。除了我们之外,还有韩国旅游团等,都在这里用餐。

明天,我们将游览水城威尼斯,也是许多人心心念念的旅游胜地。

(未完待续)

草根 2024 欧洲游(16)卢布尔雅那(斯洛文尼亚首都)已关闭评论 712 2024年7月2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