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霞

栖居上海,云游四方

欧洲游(17)威尼斯(上)

作者:草根

5月28日上午,从宾馆出发,前往威尼斯。路上看见意大利的高铁。

据介绍,意大利高铁的时速在250 — 300公里 / 小时。

大约半小时后,看到大海了。

威尼斯是海上的一个岛,距离大陆有3公里多。

所以,去威尼斯得坐渡轮。

广义的威尼斯,是由许多岛屿组成。比如,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就在威尼斯主岛边上的利多岛。

渡轮离开码头

离开海岸,这边的建筑同样很古典。这里是和威尼斯隔海相望的大陆。

渡轮驶向大陆和威尼斯之间的海峡。不久,渡轮右边边出现许多建筑,这里,不是威尼斯主城区,而是和威尼斯隔海相望的另外一个岛屿。

多漂亮的教堂,就在和威尼斯隔海相望的小岛上。这么漂亮的教堂,该很有名气吧?是的,他叫圣乔治-马焦雷教堂。顺便提一下,教堂的大门是朝西的,和许多中世纪的教堂一样。

有意思的是,该教堂所在的小岛真的很小,我估算了一下,大约只有0.1平方公里。做礼拜的信众都得从其他岛屿过来,不过没关系,这里,小船是基本的交通工具。

大约20分钟后,渡轮来到了威尼斯城,初见水城风貌。

能想象吗?这么一座相当规模的城市,是建立在木桩上面的。

公元五世纪,西罗马帝国晚期,威尼斯人的祖先为逃避北方游牧民族的刀兵,来到亚得里亚海的这片滩涂,用木头打桩,再压上又大又厚石块,形成牢固的地基。再在地基上砌砖造房,最终形成了威尼斯城。

不过,木桩你肯定是看不到的,因为木桩上面压着大石板,木桩全部淹没在水里。正因为淹没在水里,隔绝了空气,才能五、六百年不腐烂。

登岛后,首先来到威尼斯的总督府。这是总督府前的雕塑。

雕塑下面,还有一位将军。郭老师说,带上我,正好是三剑客。

叶老师说,带上我们正好是“四大金刚”。

左边是中世纪总督府,右边是监狱。监狱的窗户安装着铁栅栏。

总督府和监狱中间有一座封闭的桥相连。经官方定罪的犯人,直接从总督府押送进监狱关押。犯人过桥时,总会一声叹息,故此桥被命名为“叹息桥”。

沿海的大道,有许多小巷,通向威尼斯古城中心。

刚下轮渡,又来到贡多拉的码头。

坐上贡多拉,激发了叶老师的摄影创作热情。

贡多拉船夫是一位胖叔,很是严厉,严格限制我们拍照时的晃动幅度。

据多年前乘坐贡多拉的朋友介绍,当年贡多拉的船夫很年轻,并且还有不少贡多拉船妹,不但颜值高,还会献唱贡多拉船歌。哎呀,没办法,当年的买方市场变成了现在的卖方市场。

船在海面晃了一圈,马上就拐进了水城的运河。

威尼斯和中国的苏州,都是著名的水城,并结成了友好城市。不过,这两个水城有一个本质的区别:苏州的河里流的是河水(淡水),威尼斯的运河流的是海水。

贡多拉从叹息桥下穿过

水巷两边,应该是当年的豪宅,抑或是商号?

至今,威尼斯全城没有汽车。交通基本靠腿,或者靠水(坐船)。

贡多拉晃晃悠悠,晃来了水城风情。

桥连着桥

房重水曲疑无路

回到贡多拉码头。贡多拉船码头就在总督府边上,总督府大楼上,悬挂着意大利国旗和欧盟旗帜。

总督府边上,就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入口,这里竖立着两根纪念柱,面向大海。往里走,就是著名圣马可广场。右边尖顶的建筑,就是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的钟楼。

这里,也是威尼斯城的象征性的大门。

进入圣马可广场,左边前方是钟楼,右前方拱顶处是圣马可大教堂。

大教堂正面全景。他雕刻繁缛复杂,外饰富丽堂皇,堪称建筑和艺术的经典。他的大门上方,是四匹奔腾状的骏马,待会儿介绍它们的来历。

圣马可大教堂,曾经是中世纪最大的教堂,面朝圣马可广场。他的大门也是朝西的。

令人惊喜的是,今天入场不需要预约,可以排队买票。进入一楼礼拜堂3欧元,上楼需再买7欧元的票。

如此辉煌的大教堂,决定进去看看。不过已经是午餐时分了,下午再看吧。

先在大教堂前留个影。

沿着小巷前往餐厅

威尼斯的 “雨巷” 。

女孩,没有丁香漂亮;黑伞,没有油布伞好看。情调,和中国江南水乡不一样。

穿过一线天的小巷 —— 

终于,来到了我们午餐的餐馆。餐馆的店面很威尼斯,门口绿衣绿伞的美女是我们的地陪导游,正在招呼我们。

哎呀,换个油布伞,我会把她认作丁香的。

餐馆的门面很威尼斯,这个不错;不过,餐食也很威尼斯,这个不太适应。还好,肚子正饿,也就胡乱吃了。

下午,让我们仔细欣赏圣马可大教堂,还有,继续体验威尼斯风情。

(未完待续)

草根 2024 欧洲游(17)威尼斯(上)已关闭评论 664 2024年7月21日